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希望用十年时间,成为全世界领先的传感器企业。
邬若军与传感器的缘分,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材料及元器件专业毕业后,邬若军先在校办企业工作两年,1991年南下深圳加入三宝电子,投身热敏电阻研发。彼时三宝电子正处亏损,他加入次年便助力公司实现盈利,展现出对技术和市场的敏锐把握。
1993年,邬若军开始首次创业,依旧聚焦热敏电阻业务。恰逢中兴通讯万门程控交换机批量出货,他用热敏电阻解决了旧交换机防护电路的痛点,为扫清了后顾之忧,订单随之而来,当年便盈利数百万元。不过,因与投资方理念不合,1996年他选择离开公司,转而从事技术服务。
蛰伏三年后,1999年邬若军再度创业,成立安培龙。此时的他已在热敏电阻行业深耕10年,对技术和市场有着深刻理解。当时,国内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市场被国际巨头把控,国内厂商仅涉足少数低端品类。而传感器作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感官”,在家电、通讯、工业控制、汽车、医疗等众多领域不可或缺。
创业初期,安培龙成为国内较早研发、生产PTC热敏电阻元件的厂商之一,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家电、通讯、照明领域,三星、GE等有名的公司都成为其客户。此外,公司量产了MF58D型径向玻璃封装型热敏电阻,并将其应用于公司子弹头系列温度传感器的生产,技术指标接近国际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水平,成功打入绿山咖啡、雀巢咖啡等品牌的供应链。
安培龙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断凸显,将PTC热敏电阻埋入空调变压器初级线圈,替代传统的温度开关和温度保险丝,大幅度降低了变压器故障率,这一技术方案很快在空调、热水器行业得到普遍应用。
依靠热敏电阻和温度传感器,安培龙在家电、通讯行业积累“第一桶金”,邬若军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战性的汽车市场。2012年,安培龙启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研发,当时国际巨头森萨塔在这一领域占据非常大的优势,国内企业鲜有涉足。
邬若军说,此后六年,安培龙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研发费用,持续攻坚。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成功拿下“一种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一种温度-压力一体式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专利。2018年,其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成功进入上汽通用五菱供应链,实现重要突破。
如今,安培龙的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已大批量供应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赛力斯、理想、小鹏等众多车企,2024年更成功打入北美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供应链。该产品2024年产销量实现新突破,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前列,2025年4月,安培龙凭借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产品入选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印证了其在细致划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既然做了各个细分品类,我们就想做成冠军,每个产品不做到行业数一数二,不是细分领域冠军,难以基业长青。”邬若军说,在压力传感器之外,公司更向汽车传感器价值链的顶峰——氧传感器发起冲击。
氧传感器是检测发动机尾气含氧量的核心器件,被邬若军称为汽车传感器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属于“硬科技”。全球市场长期被博世、NTK、电装等国际巨头主导。
2011年,安培龙开始研发氧传感器,此后十余年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从原材料环节开始自主攻关,逐步掌握核心技术。2024年11月,公司为东风汽车发动机供应的前装后氧传感器实现小批量供货,标志着公司氧传感器在汽车前装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光大证券研报称,安培龙在氧传感器的材料制备、流延及预层压、丝印、涂覆等环节已形成自主核心技术,起燃时间、抗热冲击性能、绝缘性等关键指标与国际龙头公司产品接近。目前其氧传感器主要使用在于汽车、摩托车市场,虽业务收入仅为千万元级别,但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机构预计,2029年全球氧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420亿元,市场空间可观。
“越是有难度的事物,我反而越有兴趣,因为这能构筑起独特的护城河。”邬若军的这句话,正是安培龙敢于啃硬骨头的底气所在。
数据显示,安培龙的营收从2019年的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4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研发投入是其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至2024年,公司平均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达6.41%,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0.63亿元,同比增长32.10%,持续的高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经营企业既要有销售额,又要布局长远;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一边养活自己,一边瞄准未来。”邬若军的经营理念,指引着安培龙不断拓展边界。近年来,公司研发出汽车刹车力传感器,在汽车传感器领域持续突破,未来将持续不断的增加产品品类,拓展客户。目前公司已进入斯特兰蒂斯、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国际车企的供应链,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国际客户版图,力争将全球销量前十的车企均纳入其客户体系。
从家电行业起步,到深耕汽车行业,安培龙的下一个目标是领域。目前,公司的力矩传感器已应用于行业,面向国内部分人形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等客户实现小批量销售。研报认为,安培龙的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已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压力传感器业务保持高增长,有望成为国内车规级传感器的中坚力量;2024年公司瞄准机器人、无人驾驶两大新兴市场开发力传感器,若市场传感器需求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迎来第三增长极。
太平洋研报称,安培龙依托敏感陶瓷技术、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两大成熟技术平台,同时积极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技术,逐步形成材料、IC芯片、传感器模组的垂直产业链布局,在技术上已形成较强竞争力。
谈及未来目标,邬若军说,安培龙将发展成世界领先的汽车传感器企业,再变成全球领先的传感器公司,这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还要持续投入研发。他深知创业不易,更明白持续进取的重要性:“不能小富则安,没有哪个行业能保证一劳永逸,我们要不断地奔跑。”